刚刚在1月份公布2022年业绩快报的桃李面包无论如何想不到,市值210亿的一个公司,居然会被一个看似不大的新闻重创,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“连锁反应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在1月份的财报中,这家被誉为“面包第一股”的上市公司2022年营收66.86亿元,同比增长5.54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.48亿元,同比下降15.11%。但让4.86万户股东感到意外的或许不是股价下跌和业绩连续几年下滑,而是2月17日突然爆出的一条负面新闻。
2月17日,一名女子发布视频,声称自己在店内购买的面包吃出一块2厘米左右的刀片,此消息瞬间在网上扩散,引起轩然大波。随后的桃李面包第一时间做出解决方案,并发布了微博对此事积极回应。受该消息影响,股价一度下跌超过3%,但午间收盘有所回升,总市值重新回到215.4亿元,一则新闻引发的股市动荡显而易见。
尽管桃李面包主动联系到顾客,承诺赔偿方案,股价也得以止住跌势,但成立于1997年、在全国拥有37家子公司、建立起26万多个零售终端的桃李面包,在近年却是流年不利,业绩连续几年下滑,股价更是从最高点的33.69元跌至如今的10元出头,当初股价涨超6倍的辉煌过后,这个面包界的“白马股”也陷入了业绩、股价双双低迷的怪圈。从2020年10月份的最高点下跌至11元后,累计跌幅超过51%、市值蒸发超过200亿,其根本原因还是业绩差强人意。
此番负面新闻流传,再次将桃李面包业绩堪忧的近况公诸于众,主业太过单一面对竞争者众多的行业,如何破局,已成当务之急。
“存在感”很低的桃李面包
如果不是吃出刀片的新闻爆料,恐怕至今很多人不一定认识桃李面包。毕竟,在同行几乎遍布各个角落的竞争中,面包行业从不缺乏真正知名的品牌企业,而那些小作坊、小店铺,更是多到数不胜数。
让桃李面包名声大噪的,一是2015年12月22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,荣膺“面包第一股”,随之开启股价一飞冲天的一段高光时刻;而另外一个让股民倍感危机的,则是此后实际控制人累计套现67亿,不断的减持让这家昔日的“白马股”变得前途未卜,迷雾重重。
更让人不解的是,在刀片事件后该话题在微博阅读量达到1.9亿,引发的关注让许多人知道了桃李面包。切不论事件的真假、是否属实,但这远比之前受到的关注更大,这家贵为上市公司的面包生产企业,一直“存在感”很低,直到近期才被送上热搜,与之关联的许多经营状况、业绩等也成了资本和普通人想去了解的内容。摆在外界的问题也集中为两个主要方向:一、一家吃出刀片的面包店,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?二、前有其他行业的抹黑行为,这一次会不会也是类似于碰瓷的造谣和抹黑呢?
然而,在真相浮出水面之前,更多人疑惑的是这家贵为上市公司的面包店,何以连年业绩一直处于下滑的颓势中,其中又是何故?
“实控人疯狂减持”的另一面:业绩连续下滑
自从2015年12月成功上市,经历了股价直接翻6倍的高光后,近几年桃李面包不仅股价低迷,2年间跌去了200多亿,连业绩也是越陷越深,2022年9月份一直跌到市值只有177.3亿元。究其原因,其实是单一的经营方式,尽管与众多大中型超市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供货关系,但经历了最好的红利时代,这些年业绩也无可避免的陷入低迷,连续6个季度下滑,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。
2021年以来6个季度净利润持续下滑,根本原因还是生产成本增加、物流配送费用过高所导致的毛利率下降。另外一方面,产能利用率低,南下开辟市场后南方地区净利润较低,部分地区处于亏损也是不争的事实。这种南北差异产生的业绩落差,显然是股价下跌、业绩下滑的主因。
结语:值得注意的是,在业绩疲软、股价一直下跌的背后,实控人已有多次减持,3年时间套现67亿元,而在去年的3.15权益观察中, 问题频发的名单投诉中,桃李面包也赫然名列其中。时隔一年后突爆的刀片事件,映射出的股价下跌、业绩连年下降,虽然事情原委、真相未知,但桃李面包如何摆脱当前局面,成功破局,已成当务之急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大西洋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